![]() |
品牌 | 扶風斯諾特 |
用途 | 食品廠家/保健品廠家等終端廠家 |
檢測方法 | TLC |
外觀 | 粉末 |
別名 | 香菇多糖 |
CAS編號 | |
包裝 | 紙板桶 |
產地/廠商 | 扶風斯諾特 |
英文名稱 | Loquat Leaf P.E |
提取來源 | 枇杷葉 |
包裝規(guī)格 | 10:1 |
純度 | 98% |
主要成分 | 枇杷葉提取物 |
執(zhí)行質量標準 | 企標/國標 |
枇杷葉提取物為薔薇科植物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(Thunb.) Lindl. 的干燥葉提取物的活性物質
枇杷葉提取物 熊果酸25% 枇杷葉浸膏粉
枇杷葉為薔薇科植物枇杷(Eriobotryajaponica(Thunb.)Lindl)的干燥葉,又名無憂扇、杷葉、巴葉、蘆桔葉等,原產于我國長江流域,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,有很高的鮮食、加工、藥用和觀賞價值,受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重視。在我國分布很廣,目前已知原產在我國的枇杷有14Chemicalbook個種和1個亞種,其中人工栽培的只有普通枇杷1種,其余的均零星分布在大山上,多處于野生狀態(tài)。我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枇杷生產國。其主于江蘇、浙江(多栽培)、廣東(多野生)等地,湖北、四川、陜西、甘肅、江蘇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臺灣、湖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等地均有栽培,為傳統(tǒng)中草藥,性微寒,味苦辛
目前從枇杷葉中分離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揮發(fā)油、三萜酸類、倍半萜類、黃酮類、多酚類、*酸類等。1.揮發(fā)油揮發(fā)油的主要成分為橙花叔醇和金合歡醇,還有醇蒎烯、莰烯、月桂烯、對聚傘花素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。2.三萜酸類枇杷葉提取物中的三萜酸類化合物有十幾種,以烏蘇烷型和齊墩果烷型五環(huán)三萜類為多。鞠建華等從枇杷葉正丁醇萃取物中分離得到了6種三萜酸類化合物,分別鑒定為齊墩果酸、2α-羥基齊墩果酸、烏蘇酸、2α-羥基烏蘇酸、坡模酸和薔薇酸。從枇杷葉氯仿提取物中分離得到熊果酸、2α-羥基熊果酸、委陵菜酸、坡模酸、齊墩果酸、3-順式對香豆酰基委陵菜酸、3-反式對香豆?;瓴怂?、3-O-順式咖啡?;瓴怂帷?-O-反式對香豆?;瓴怂帷ⅠR斯里酸、3β,6α,19α-三羥基烏蘇-12-烯-28-酸及其他多羥基烏蘇烷型衍生物。3.倍半萜類倍半萜類化合物主要以倍半萜和單環(huán)倍半萜。DeTommasi等還從枇杷葉中分離得到了Chemicalbook4種紫羅蘭酮苷。4.黃酮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苷元主要為山奈酚、槲皮素,糖苷由1~3單糖組成,常見的為葡萄糖、鼠李糖、半乳糖、阿拉伯糖,連接位置多為3-位。此外,還發(fā)現(xiàn)有乙酰化黃酮苷存在。用二氯甲烷、乙酸乙酯、丁醇依次提取枇杷葉,乙酸乙酯組分經各種色譜分離、純化,確定了3種化合物的結構,分別為山柰酚-3-O-α-L-(2”,4”-二-E-p-香豆酰)鼠李糖苷、山柰酚-3-O-α-L-(2”,4”-二-Z-p-香豆酰)鼠李糖苷、山柰酚-3-O-α-L-(2”,4”-二-E-阿魏酰)鼠李糖苷。5.多酚類含有多種多酚類化合物,其母核為黃酮、黃烷-3-醇,主要包括Chorogenicacid、(-)epicatechin、ProcyanidinB-2、CinchonainIa、Procyanidinoligomer等。6.*酸類含有酒石酸、檸檬酸和蘋果酸等*酸類。7.其他成分還含有枇杷苷I、苦杏仁苷等。